七夕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2022-07-28 11:29:21 來源:網絡整理
七夕節的民俗活動有拜七姐、香橋會、接露水、乞求姻緣、穿針乞巧、對月穿針、喜蛛應巧、儲七夕水、輸巧、結紅頭繩、姑娘洗發、染指甲等。
1、拜七姐:故事有拜七姐的習俗,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靚女們在月光下擺上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還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圍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向織女星許愿。
2、香橋會: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到了晚上,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后將香橋焚化,象征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
3、接露水:浙江農村,有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4、乞求姻緣:相傳每逢七月初七,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椗且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子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此外還祈求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
5、穿針乞巧:七夕有穿針乞巧的習俗,也叫“賽巧”,是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彩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6、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干凈,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佑自己心靈手巧。然后,她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7、喜蛛應巧:喜蛛應巧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
8、儲七夕水:廣東、廣西一帶都有儲存“七夕水”的風俗,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后,各家到井邊或者河邊汲水儲藏。“七夕水”亦稱“七月七水”,據說“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儲不變、可以治療燙傷、去除瘡毒等。
9、輸巧:七夕乞巧,穿針落人后者為“輸巧”。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10、結紅頭繩:結紅頭繩是七夕風俗之一,據說如果家里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這天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11、染指甲: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12、姑娘洗發: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七夕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讓女性年輕美麗,而且還可讓未婚的少女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