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什么意思
2022-08-10 15:38:40 來源:網絡整理
分享到:
中元節是一個節日,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中元節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東漢后道教的說法。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相關文章

? 中元節晚上能出門嗎
? 中元節為什么叫鬼節
? 中元節為什么叫中元節
? 中元節是什么意思
? 七月初七是什么節日
? 七月七日是情人節嗎
? 七夕節的寓意
? 七夕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
? 七夕節是情侶過的嗎
免責聲明:文章與圖片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并通知我們進行刪除。
客服微信:zwhlwkf